——记书法家杨发荣的翰墨写意人生
知道陕西汉中的书法界里藏龙卧虎,是自从认识了书法家杨发荣之后才深刻感受到的。 每走近他的作品和他的创作历程一步,敬意和惊叹就会增加十分,直到有一天,他极为慎重而认真地把他创作的生平完全呈现在我眼前,这份敬意和惊叹便到达了极限,那种扎实、厚重与丰硕让我惊讶得说不出一句话来。沉默良久,直到再也无法沉默,我才下定决心拿起笔,梳理与审视杨发荣的翰墨写意人生。 回顾墨香飘荡的岁月,杨发荣说,“我学习书法的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一种情怀相伴,两个促进辅佐,在三个领域里驰骋,在四项原则中坚守,在五条书法路径里穿梭”。就是这简单的一二三四五,带着我走近了他雄奇壮阔的一生。 一种情怀 杨发荣原来不姓杨,姓何,叫何贵生,于1957年出生于陕西汉中一显赫的地主家庭。他的生父从前担任国民政府的镇长,所以家境殷实,而且很可贵的是,在那个年代他生父就是个有名的书法家。在他们家漂亮的大宅院里悬挂着精致的书法牌匾,上面豪迈而大气的榜书大多出自父亲之手,只可惜在文革时“破四旧”悉数毁坏。深宅大院里出生的他,深受父亲的熏陶,那种对书法的热爱似乎在他一出生时就已融入了他的血脉,成了他身体和灵魂的一部分。 在那动荡不安的年代,正值大跃进时期,饥饿横扫人间,人们生活极度困难。加之地主成分被框定为专政对象,他家宅院、田地全被没收。所有的繁华转瞬即逝,父母被强迫劳动改造。当他被饥饿折磨得骨瘦如柴时,父母含着泪不得已把他送给一户贫农成分的杨姓人家。那时他才两岁,被迫与亲人生离,尚不懂沧桑,却已经历沧桑巨变。 在没有骨肉至亲相伴的岁月中长大,他的童年少了很多欢乐。好在杨发荣在养父母家长成到七岁时,终于上小学了。他很幸运,遇到一个非常重视书写的老师,他的启蒙恩师方全国。 方老师是个非常尽职尽责的老师,他让学生们每天写几张大字,而且大字里套写小字,交上去的大字他都会一一检查,写得好的字画圈标注。杨发荣写的字在所有同学中是老师画圈最多的,经常被方老师表扬甚至把他的字在高年级展示夸耀。当爸妈和邻居及亲戚们看到他写的字而且老师给评判那么多圈圈,都惊讶得难以置信,那一声又一声的感叹和赞美如同一种养分,滋养着他稚嫩的书法情怀。他的梦想由此萌发了,平时更是处处留心,就连在过年时邻居老先生写的漂亮的春联都能使他心生好奇和喜悦,让他对写字的兴趣与日俱增。尤其是在课堂上,老师们各具特色的板书简直让他着迷。他往往一边听课,一边模仿老师写字的动作,沉醉于笔画和线条的优雅律动而浑然忘我,以致在课外受老师指派办黑板报、墙报,甚至帮老师刻蜡板,他视乎感觉体内注入了“兴奋剂”,乐在其中,不知疲倦。 从小学到大学,他就是这样很自然地畅开自己,大胆地追求,从不放弃锻炼和提升自己的机会,当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时,他那一手漂亮行楷也已在校园内外声名鹊起了。 艺海无涯,追求无止境。对于一个梦想者来说,理想的道路就是这样顺风顺水,一路平坦。毕业参加工作后,在中学担任政治、语文教师期间,杨发荣充分利用教学之余开始研习书法,还专门订购《书法》杂志,有意识的接触一些书画名人,并在其促进下大量临碑读帖,乐此不疲。可以说做教师这一职业给了他一展才华的天地,让他的书法之梦在一片理想的土壤里茁壮扎根。到了汉中市党校任教后,他已获得研究生学历,担任教学科研室主任、经济哲学教授,兼任陕西文博职业技术学院常务校长。此时,他有了更多机会钻研、提升,全方位触摸古今书法家的古韵丰姿,深层次与古人交流与对话。从此,他把他超强的悟性与勤奋发挥到了极致,通临欧、赵、柳、颜及二王各体,精悟正、草、隶、篆诸法,并从龙门入手,对二爨、张猛龙碑、张黑女墓志、石门铭、石门颂等临习孜孜不倦。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他用老子的无为起笔,在各书家的精华中写意,在庄子的淡泊超然处落笔,每一个字都带着君子之风,或妍丽多姿,或潇洒古淡,或雄秀奇崛他在读研期间撰写的《妥协在矛盾斗争性问题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妥协与我国经济发展---兼论在和平、发展两大主题与我国经济发展出路》在理论界引起强烈反响,后被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治》转载。这为他后来的书法研创少见暴烈,多有绵醇之味是分不开的。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中华几千年的书法艺术所承载的文化与素养中脱颖而出。此后,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省级书画大赛获金、银、铜奖50余项,并在《炎黄文化报》、《江淮书画报》、《西部发展报》、《三秦都市报》、《中国法治在线》、《人民在线》、《中国书法家网》、《当代中国书画艺术家网》、《中国儒家经济文化网》等多家书画报刊、网站和文博单位发表和收藏。 从此,杨发荣的书法艺术生涯一发而不可收,春华秋实,他迎来人生硕果累累的金秋。他早在1990年就加入了陕西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在2006年加入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后又被当选为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并被中国文化部任命为中国书画等级考试考官。人生暮年,他的艺术生涯更加璀璨夺目,现为深龍书法院院长的他,同时也是深圳华领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以及中国诗书画协会深圳分会副会长。这些职务不仅代表着一种成就和荣誉,更隐含着一种道义和责任,书法作为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它的传承与发扬大于一切,而他及他同时代的书法领军者们,都将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就是这样一种责任意识,成就了他的一生的情怀,像种子一样,与生命同时播撒在一块特定的土地上,经过50年甚至更久的孕育与成长,同时光一起蓬勃,一起绽放,一起荣耀,点亮匆匆岁月,印证万里行程。 两相促进、三个领域和四项原则 如果说杨发荣的书法艺术源于一种情怀,那么成就这种情怀,则需要在天时地利人和中,坚持“两个促进”,拓展“三个领域”,秉承“四项原则”。 对于这二三四,杨发荣轻描淡写的言语一带而过,仿佛一阵风,轻轻吹过那曾经飘洒过激情和汗水的岁月。 他说:“在长期的国民教育和党校教育的教学和教学管理中,我受我恩师的影响,始终要求自己和自己所带的团队把提升书写水平作为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的基本要求,让书法艺术与教育事业并举,使其两相促进、相得益彰。”是的,书法艺术的突飞猛进,并不妨碍他成为陕西理工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长安大学、陕西省电大、咸阳师范学院教学点客座教授、陕西省经济发展促进会专家委员会顾问、陕西省品牌推介委员会理事委员,并先后荣获“陕西省优秀经济理论工作者”和“陕西省理论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 有了“两相促进”,杨发荣便可以在“三个领域”里举步拓展、纵情驰骋。这“三个领域”分别是:中国古典书法艺术领域;中国当代艺术领域;自己学习、探研书法定位的领域。立足于这“三个领域”,便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脚步和眼光,即不会迷失,也不会自大。 “而要在这三个领域内广采博收,最重要的是秉承“四项原则”:一是在学生时期学习书法不能耽误功课;二是参加工作后,学习书法不能影响工作;三是学习书法不能急功近利;四是学习书法绝不能偏离传统。” 杨发荣老师说到这,露出了淡淡的笑容,一如他朴实无华的语言,不管有过多少的繁华,却从不喧嚣,像成熟的麦穗,总是低着头,将累累的果实垂向大地。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那五条途径”,杨发荣的眼光突然变得深邃而灵气四溢—— 五条途径 跟着他深邃的目光,我来到了他童年的书桌旁,来到了他盛年执教的黑板前,来到了他挥毫成卷的峥嵘岁月里,在意趣深厚的五条途径里张望探寻以求其精华。 (一)临碑摹帖,技法积淀 杨发荣在专事书法前,他自嘲接触的碑帖较为杂乱,颜欧柳赵、真草隶篆,他如饥似渴,广泛涉猎,有碑帖就练。尽管套路不够规范,但却因此为以后的书法研习奠定了较扎实的基础。随着研习的深入他把目光转移到章草书法,近十年来力攻章草,专注于张芝《平善秋凉帖》、索靖《月仪帖》、隋人《出师颂》、陆机《平复帖》以及近代王世镗、王蘧常等诸家章草经典法帖的临创,使其在章草书法上取得了较大的艺术成就。 (二)择师求艺,定位把关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才只有靠人才去培养,能力只有靠能力去培养,才干只有靠才干去培养。”杨发荣找到了一个好的书法老师,他就是陕西书法大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徐毓泉。在徐老师的指点下,加上自己已有的书法功底,杨发荣逐渐勾画出一条由魏楷、章草、汉隶汉简到金文、甲骨的轮廓走向,研习书法的定位愈加清晰。 (三)广交书友,思路拓展 书法创作除了勤学苦练,与同行相互交流非常必要。近年来,杨发荣带着自己精心准备好的作品四处交流,认真地听取各书家的意见建议,并积极地参与各级书法协会组织的书展和竞赛,通过大量创作来提高自己的技法。 (四)理论提升,雅俗品鉴 书法艺术的魅力所在,是通过毛笔去表现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马克思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可见对于一个从事书法艺术的人而言,须不断提高字外功夫。为此,杨发荣博览群书,理解古今精典著作,同时订阅书法专业的报刊或杂志,丰富知识,拓展视野,对书法艺术的审美眼光与鉴赏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五)胜景采风、考察体验 行万里路,破万卷书。为了追逐书法精髓,杨发荣寻根索迹,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汉中博物馆、西安碑林、北京故宫、沈阳故宫等文博重地;登泰山、华山、黄山、庐山等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丰富的书法精品碑匾带给他很多的思考和启发,加上赴港澳、新、马、泰、欧美学术包括书艺交流,都为自己的书艺提升注入了养分。 在杨发荣老师说到这五条途径时,我才发现,他不仅书法是一绝,他的文字也颇具功底,其长达万言的书法研究课题成果----《写意书法是哲学思想的艺术再现》,不仅对书法有着不同凡响的认知,而且文思飘荡,所以他被聘为北京燕图联特约作家。杨发荣就是用这样超凡的悟性触类旁通,深知书法与哲学,甚至与佛、与道之理相通,并将其所获得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中庸和谐的审美理念,淋漓尽致地融入书法之中。 对书法的钻研层层突破之后,书法所附着的文字精华也被兼收并蓄,而研究承载中华传统文化的书法艺术本身就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并继承,这也许才是一个真正的书法家海纳百川而修成正果的高明之处。 倾情淡泊志趣 写意翰墨人生 说到杨发荣的书法造诣,首推其章草。他认为,学章草要从临摹皇象的章草《急就章》开始,待结体熟练后,再临隋人《出师颂》、陆机的《平复帖》、羲之《豹奴帖》、献之《江东帖》,及《亮白帖》,求其简峭古拙,腕下气宇壮大。在书势开张雄阔的基础上,为了丰富章草笔意,可临摹索靖的《月仪帖》,宋克的《急就章》,以此寻求结体变化多姿,矫健有力及生动气韵。为了浸润吸收简书的气韵和简巧的结体,还应深入研究原始章草,上朔秦、汉期间的金文、秦隶和带有浓厚篆书笔意的简书。 陕西书法名家罗小平看到他的章草后评论说:其作品更多地摆脱了实用的羁绊,因而能呈现出更加自由的一面,更具备点线的纯粹和写意的浪漫,其作品时而缓若流水,时而高潮叠起,大有文似看山不喜平之美妙。其简约朴茂的用笔情致和苍茫悠远的气息格调,尤为完美地诠释了书法艺术简约中见博大,古奥里孕新声的最高审美理想。书法名家倪进祥认为,杨发荣章草呈现出堂正之气,君子之风,文静中给人以和平、宁静、幽雅、柔和的境界之美。 为了强化章草功力,提高作为一个书法家的综合素质,除章草、魏楷等主打书体外,杨发荣还擅长大篆、汉简、汉隶书等书体的临创。而汉隶汉简方面,他精取《张迁碑》、《乙瑛碑》、《石门颂》,汉简精取敦隍汉简、马王堆帛书,然后应用于自己的创作,以致逐渐融汇贯通,把方笔与圆笔巧妙地融合。他的隶书作品字势挥洒自如,奇趣逸宕古拙自然,富于变化。 而杨发荣的其他书法作品,乍看其字形整齐严谨,节奏内敛,而细细推敲之下,每一个字开合、疏密、粗细、大小、长短、曲直变化十分清晰,越看看觉得生动流畅、婉转灵动,妙不可言。 通过他执着的追求,终于在中国书法艺术天地里占有一席之地,进入当代书法名家行列。而长期的书法学习过程,使杨发荣的人生境界日趋宁静淡泊。 他无限感慨地说:“对于书法艺术,若希望有所突破,必须修炼性灵,身心淡泊,放下杂念,在笔、字、墨、章法上虚心继承、认真创新,博涉专精,形与神兼修,技与道并进,才能渐入妙境,而淡泊已是艺术的最高境界。” 杨发荣认为,书法创作具有很强的“写意”特征。书法创作重视“有感而发”与“心手双畅”,用“书意”笔触去表现“诗意”境界。关于这一点,古人早有论证。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提出的书法创作要“达其情性,形其哀乐”;唐代另一书论家张怀瓘提出的“深识书者,惟观神采,不见字形”的观点;宋代苏轼提出的书有骨、肉、血、气、神五大要素的观点;古人在论书时就曾说过:“笔所未到气已吞,笔所已到气不尽”;以及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提出的“书当造乎自然”的观点,都是在肯定和强调书法的写意性。 离开专业的眼光,舍去技法不谈,光是“淡泊”与“写意”四个字,便足可作为杨发荣书法艺术作最完美的总结。淡泊的是名利富贵,那不过是过眼烟云梦一场,写意的却是中华传统文化与书法艺术的抱负与理想,是古往今来仁人志士的大志向。 杨发荣老师曾在一次聚会上送我一副字,上书唐宣宗李忱的瀑布诗:“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小小的扇面布局,线条变化多端空灵飘逸,笔锋利落,酣畅自如。水流千遭归大海,纵是峡谷山涧的清泉,历经千岩万壑之后,“终归大海作波涛”,这才是杨发荣老师翰墨人生从容走过岁月之后的大写意与真淡泊。﹝人民在线 文/甘利英﹞ (责任编辑:白雪松) |